吉林市司法局把好三方面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20-12-08 08:07
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最大限度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吉林市司法局围绕法律援助惠民生主线,把好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是降低服务门槛,确保相关案件应援尽援。本着服务最优、门槛最低原则,为老年人提供耐心细致的法律帮扶,保证工作人员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时态度可亲,解答细致。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开通快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将老年人申请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由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放宽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为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发放便民服务卡,为其提供“一免五优先”待遇,在遇到法律问题需要帮扶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对案由同时符合条件的,优先受理,优先解答,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优先回访。
二是提升服务意识,关注老年人办事体验。指导全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老年人无障碍通道、接待区常备饮水、书写、老花镜等工具,免费提供复印、查询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体验。在昌邑区法律援助中心采取“互联网+法律援助”模式,开展远程视频受理援助案件,方便疫情期间老年人的咨询解答和诉讼维权,在磐石市设立4处“老年人维权工作岗位”,将老年人维权服务便民化、常规化,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帮助。目前,已办理老年人相关案件913件。
三是强化业务宣传,丰富老年人维权渠道。紧抓重要时间节点,以“敬老月”“宪法日”为契机,组织律师深入社区村镇、养老机构等地开展法律咨询,围绕家庭赡养、遗产继承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宣传解答;丰富宣传形式,以老年人法律知识趣味运动会、专题讲座、板报创作、爱心卡及宣传单发放、志愿宣讲人现身说法等形式,为老年人普及法律援助相关知识的同时就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途径进行讲解,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及能力,目前已深入社区村屯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专题讲座2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9人次,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200余份。同时,依托各级依法治区宣传微博及主干街道的LED显示屏对法律援助知识开展全天候宣传。在加大“法律六进”“法治农家院”“法律援助直通车”“律师进社区”等传统工作模式的同时,加强新媒体平台宣传,对市法律援助中心官网进行更新升级,建立各级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对相关业务知识进行推动,基本实现案件网上申请和受理,目前已推送相关信息100余篇。
下阶段,吉林市司法局将结合工作安排,对现阶段法律援助服务形式进行改进,完善远程视频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提高对老年人远程视频的服务能力;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对弱势人群法律援助案件工作的监督管理,以结案材料审查、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案件服务跟踪反馈、开庭旁听、案件抽查等办法,保证办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