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江城公证处创新工作方式做好“公证+”文章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2021-02-01 08:28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市江城公证处在打造“江城公证”品牌建设的同时,努力拓展服务领域,采取六项举措,做足做好“公证+”文章。
一是“公证+金融”。与吉林银行、民生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部门建立常年合作关系,提供专人专项服务,开展贷款合同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00余件,标的额达33亿元,强有力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二是“公证+法院”。在丰满区法院设立司法辅助中心,开展家事法律服务调解,自7月份成立以来,共接受法院移交调解案件84件,结案的有57件,调解成功26件,极大缓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在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信、推动司法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法院和百姓的高度肯定。
三是“公证+产融平台”。 针对公证改革创新发展,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间的对接合作营造良性机制,不断拓宽融资方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安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已与市金融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产融平台中的6000家企业和金融部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融资环境保驾护航。已经办理公证10余件。
四是“公证+社区”。为方便办证群众,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了解更多公证有关的法律知识,江城公证处四个党支部深入四个主城区多个社区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证法律知识,重点讲解办理房产继承、赠与、遗嘱公证等与群众需求量大的公证服务。现已与140家社区进行了对接,在社区放置便民联系卡7000余张、联系牌140块,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需求。
五是“公证+学校”。与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学留学生提供上门服务,今年暑假期间正值疫情后期,各大学管理严格,所有学生不得出校门。北华大学今年有85名留学生毕业,需办理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无犯罪记录公证。江城公证处派公证员分别从学校和派出所收集这些留学生的各种材料。第一时间制作出他们各自所需的公证书,并分批送到学校,为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继续求学或办理鉴证提供了“通行证”。真正做到了让留学生“一次不用跑”。
六是“公证+律师”。为进一步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拓宽执业律师法律实践领域和渠道,加强公证行业与律师行业协同发展,市江城公证处和证律律师所今年形成长期合作达成共建协议。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借力互补、发展共赢”的宗旨,对党建引领下的业务合作、培训学习、课题调研等方面合作交流进行探讨,双方开展由点及面、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用公证增强律师工作中的证据效力,以律师业务拓展公证服务的应用及影响,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服务内涵,积极构建“公证+律师”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动社会服务升级转型,疫情防控期间,双方首次合作就为某建安企业提供了专属化定制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减损150余万元,该企业对公证律师联手上门提供法律服务表示感谢并给予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