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抓”行动,助力科技产业发展——吉林市保民律师事务所 邵红微
2017-06-17 17:34
在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抓”行动部署,服务民营经济“123”工程活动中,我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着力为新兴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与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分享一些工作中的经验和作法,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一、服务企业基本情况
2016年我作为吉林巨邦高新软件产业园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介入吉林市双十项目中的“吉林创新科技城”项目建设,吉林巨邦高新软件产业园有限公司是“吉林创新科技城”项目“吉林创新产业园一期、二期”子项的承载主体,由吉林市五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国有控股的吉林市新北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而成。该项目于2015年5月经吉林高新区批准建设,规划面积2.88平方公里,旨在打造绿色节能型产业创新基地,创建智慧宜居型国际滨江新城。前期项目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分3期建设,5年内全部投入运营。是集“对日信息服务中心、松和国际合作示范园、海绵城市专业孵化基地、机器人专业孵化产业园、中国&以色列专家合作基地、BPO基地、互联网+大学生联盟、云服务发展孵化园、大数据发展孵化园”等为一体的旗舰级智慧产业新城。
吉林创新科技城在直径1公里范围内,提供产业楼宇、智慧人居、教育培训、医疗、现代商业等服务,组成满足20万工作、学习、常住人口的高品质生活配套链条。在国际一流的产业楼内,容纳大批优质企业,未来将成为吉林市GDP最高增长极。吉林高新区力争在“十三五”末将吉林创新科技城打造成为千亿级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所占比重超过全省一半,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全境创新驱动的核心园区。
吉林创新科技城的投入运营,是吉林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是吉林高新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吉林创新科技城定位于中国领先的智慧产业落地解决方案供应商,坚持稳健经营、智慧创新、开放合作,由国际化视野出发,为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大数据中心、终端企业等提供了完备的落地解决方案。
二、法律服务开展情况
一是法律服务与企业专业特点相结合。
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自2016年2月为该公司提供法律服务,指派我作为其常年法律顾问。自介入该公司时,该公司的创新科技城项目正处于一期建设中,我及时解决前期建设工程合同的审查,并协助招商部门进行招商策略、合同文本的相关制定。
由于创新科技城主要功能为软件外包,该类业务具有高度专业性及国际性,这类合同要求不仅要求专业技术,还要符合国际合作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我来讲是全新领域,完全没有经验可言,看到生僻的术语,不理解什么意思。为了完成专业合同制定,我向企业IT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专业基础,反复确认实施的具体内容,对专业术语、合同履行内容有了正确认识。我再就合同履行内容的特点,作出法律条款,经与对方律师反复沟通,最终作出符合各方真实意愿、利益共赢的合同文本。该公司专业文本得到了各方认可并长期使用,我对该企业的专业服务树立了信心。
二是法律服务与企业需要相结合。
作为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项目融资成为重点。在铁投及高新区管委会的协调下,于2016年9月决定对该公司进行股改,通过股改方式进行融资。聘请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为股改作尽职调查,由我协助进行资料准备及答疑,配合尽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参与企业与多家融资机构作融资战略性谈判,在谈判中能够客观解答各方提出的法律问题,客观描述企业现状及未来规划,树立合作信心,日前已与二家机构达成融资战略,期待下一步的更好合作。
三是法律服务与企业人才留存率相结合。
由于该项目类型特殊性,人力与资本同样重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更艰巨的任务。软件人才在本地区属稀缺人力,该类型人员一般都自有公司,出来在企业打工者较少。因此,建立具有激励性的人力政策,提高人才留存率是劳动用工的根本目的。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用工目的后,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科学计酬方向出发,根据该工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就劳动报酬、劳动时间、保密条款等内容作出科学分析,将企业与劳动者所关注的内容公平公开体现,使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各方权益。同时,审查与劳务有关的外包合同中的计酬条款,使之与劳动报酬相关联一致,让用人单位安心,让劳动者放心。
该项目法律服务主要内容为融资、专业业务领域,法律服务于谈判、协商、订立合同整个过程中,与以往的诉讼业务有很多不同,需要先进的运营理念和法律结合。故一个文本所需要的有效工作时间远远大于一个诉讼业务的完成。为该企业的全面服务,对律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更赋予很多的责任。我作为企业服务律师将以“三抓”行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专业水平,为该企业提供全面的优质法律服务。